随着跨境电商平台TEMU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毛绒玩具卖家开始关注CE认证这一进入欧洲市场的必备通行证。然而,在实际认证过程中,不少产品因为各种原因未能通过检测。本文将详细解析TEMU平台上毛绒玩具CE认证中最常见的5大不合格点,帮助卖家提前规避风险。
1. 物理机械性能不达标
这是毛绒玩具CE认证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根据EN71-1标准要求,玩具不能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边缘、尖点或小部件。许多不合格产品往往因为眼睛、鼻子等配件拉力测试不过关,存在被儿童误吞的风险。此外,填充物的均匀性和缝制牢固度也经常成为检测重点。
2. 化学物质超标
EN71-3标准对19种可迁移元素(如铅、镉、汞等)有严格限制。检测发现,部分低价毛绒玩具的布料染色剂或印刷油墨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尤其是红色和黄色染料更容易出现铅、镉超标的情况。2023年德国市场监管就曾通报多起因邻苯二甲酸盐超标的召回案例。
3. 燃烧性能不合格
根据EN71-2标准,毛绒玩具的燃烧速度必须低于30mm/s。但一些使用劣质填充物的产品,特别是采用回收棉或未经处理的化纤材料时,往往无法通过垂直燃烧测试。这类安全隐患在长毛绒玩具中尤为突出。
4. 标签标识不规范
CE认证要求产品必须包含完整的标识信息,包括:CE标志、制造商信息、年龄警示、溯源标识等。常见错误包括:CE标志尺寸不规范、缺少欧盟代表地址、警告语未使用销售国语言等。TEMU平台近期下架的产品中,约15%是因为标签问题。
5. 卫生指标不合格
针对婴幼儿的毛绒玩具,还需符合额外的卫生要求。检测发现,部分产品存在pH值超标、甲醛释放量过高等问题。2022年法国DGCCRF抽检显示,12%的毛绒玩具样品微生物检测不合格,主要源于生产环境不达标。
为顺利通过CE认证,建议卖家: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预检;保留完整的原材料检测报告;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TEMU平台也加强了对CE证书真实性的审核,建议提前3个月准备认证材料。只有严格把控每个生产环节,才能确保产品符合欧洲市场的高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