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我国GB 4806系列标准对塑料、硅胶等食品接触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迁移测试要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测试项目及其意义,帮助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规。
一、GB 4806系列标准概述
GB 4806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其中GB 4806.1为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6-2016专门针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11-2016则规范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包括硅胶)。这些标准通过迁移测试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情况。
二、塑料制品的核心迁移测试项目
1. 总迁移量测试
模拟材料在接触水性、酸性、酒精性及油性食品时的整体物质释放情况。测试条件通常为:
- 40℃下浸泡24小时(水性食品模拟物)
- 70℃下浸泡2小时(油性食品模拟物)
2. 特定迁移限量(SML)
针对铅、镉等重金属及双酚A等化学物质设定严格限量。例如:
- 铅迁移量≤1mg/kg
- 双酚A迁移量≤0.6mg/kg
3. 感官测试
要求材料不得导致食品产生异常气味或味道,通过专业感官评估实现。
三、硅胶制品的特殊测试要求
除常规迁移测试外,硅胶材料还需重点关注:
1. 过氧化物残留测试(适用于硫化硅胶)
2. 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检测
3. 特定硅氧烷低聚物迁移量控制
四、测试方法关键参数
1. 食品模拟物选择:
- 10%乙醇(模拟酒精饮料)
- 3%乙酸(模拟酸性食品)
- 橄榄油(模拟脂肪类食品)
2. 温度时间组合:
- 常温长期储存测试(20℃,10天)
- 高温短时测试(100℃,2小时)
五、企业合规建议
1. 原材料控制:选择符合GB 4806.6的食品级树脂
2. 工艺优化: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
3. 定期检测: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检测体系
六、国际标准对比
欧盟EU 10/2011与美国FDA 21 CFR标准在测试方法上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出口企业需注意:
- 欧盟对镍迁移有额外限制
- 美国重点关注着色剂安全性
随着GB 4806.1-2016等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需充分理解迁移测试的技术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合规,共同守护食品安全防线。消费者在选购食品容器时,也应认准标有"食品接触用"字样的合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