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认证资讯 > 认证知识

RoHS中国版(GB/T 26572-2011):检测方法和限值差异对比欧盟

发布时间:2025-04-29人气:

一、法规背景与适用范围差异

欧盟RoHS指令(2011/65/EU)是强制性法规,覆盖几乎所有电子电气设备;而GB/T 26572-2011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目前主要适用于目录内产品(如手机、计算机等12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RoHS 2.0(《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已将其转为强制性要求,但检测标准仍沿用GB/T 26572。

二、限用物质清单对比

两者均管控6类有害物质: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但中国版对镉的限值要求更严格(0.01% vs 欧盟0.01%),其他物质限值相同(0.1%)。特殊豁免条款方面,欧盟有更详细的豁免清单,而中国版豁免项目较少且需单独申请。

三、检测方法关键差异

1. 样品制备:欧盟采用IEC 62321系列标准,允许机械拆分至均质材料;中国标准要求"电子电气产品单元"为最小检测单元,更关注整体产品合规性。

2. 前处理技术:XRF筛选时,中国标准规定当Cd含量接近限值时应采用化学分析法确认,而欧盟允许使用校正因子法。

3. 六价铬检测:中国标准明确要求采用比色法(ISO 3613),欧盟则接受多种等效方法。

四、符合性判定差异

欧盟采用"均质材料"判定原则,要求每个均质材料单独符合限值;中国版采用"产品单元"判定模式,允许有害物质在非关键部件存在(需标识含量)。在检测报告有效期方面,欧盟通常要求1-2年更新,中国未明确规定但建议年度更新。

五、企业应对建议

1. 双重合规策略:出口企业需同时满足欧盟和中国标准中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注意镉的管控。

2. 检测资源配置:针对中国市场应配备符合GB/T 26572要求的样品制备设备,建立单独检测流程。

3. 供应链管理:中国版更强调供应链信息传递,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符合性声明。

随着2023年GB/T 26572修订工作启动,预计中国RoHS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建议企业持续关注标准更新动态,建立动态合规管理体系,以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持续升级。

推荐资讯

150999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