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认证资讯 > 认证知识

中国GB 5226对机床的电气安全要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21人气:

一、基本防护要求

1. 直接接触防护:规定带电部件必须采用绝缘材料包裹或设置防护外壳,确保IP2X及以上防护等级。操作按钮需低于24V安全电压或双重绝缘设计。

2. 间接接触防护:要求所有可导电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0.1Ω。对于不能接地的部件,需采用加强绝缘或电气隔离措施。

3. 紧急停止功能:每台机床必须配备红色蘑菇头急停按钮,采用直接断开式结构,切断时间不得超过0.5秒。

二、电气设备安装规范

1. 布线系统: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需分层敷设,间距不小于300mm。移动部件电缆需采用拖链保护,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5倍。

2. 元器件选型:接触器、断路器等器件需满足IEC60947标准,额定电流应为负载电流的1.25倍以上。

3. 防护等级:控制柜IP54以上,操作面板IP65以上,冷却液区域电气元件需达到IP67防护标准。

三、保护装置配置

1. 过载保护:电动机必须配置热继电器,动作值设定在额定电流的1.05-1.2倍范围内。

2. 短路保护:每路电源进线端需设置断路器,分断能力不小于预期短路电流。

3. 电压波动保护:当电压波动超过±10%时,保护装置应在0.5秒内切断电源。

四、控制电路安全

1. 安全回路:涉及人身安全的控制电路必须采用双通道设计,任一通道故障应立即停机。

2. PLC安全要求:安全相关程序需独立于主程序运行,扫描周期不超过50ms。

3. 互锁装置:可移动防护门必须配备机械-电气双重联锁,开门时切断动力电源。

五、电磁兼容性要求

1. 干扰抑制:变频器输出端需安装du/dt滤波器,射频干扰限值应符合GB4824 Class A标准。

2. 抗干扰能力:控制电路在2kV脉冲群干扰下不应误动作,信号线需采用双绞屏蔽结构。

六、安全验证要求

1. 型式试验:新机型需通过500次连续操作测试,接地连续性、绝缘电阻(≥1MΩ)等参数全部合格。

2. 日常检验:规定每月检测接地电阻,每年进行耐压测试(1500V/1分钟不击穿)。

3. 文件要求:必须提供包含电气原理图、安全元件清单、故障排除指南的完整技术文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第17.2条明确规定:对于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必须配置制动电阻,在断电时能在3秒内将电机转速降至安全范围。同时要求所有安全相关参数(如光栅分辨率、安全距离等)必须在操作面板明确标示。

企业实施时需建立三级安全管理制度:设备选型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安装调试时进行保护装置有效性验证,日常维护中建立点检记录档案。随着智能制造发展,标准还新增了网络安全的附加要求,规定工业以太网接口必须配备防火墙功能。

符合GB 5226的机床电气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故障发生时优先保护人员安全,危险动作具有多重防护,所有安全装置均能独立于控制系统发挥作用。这不仅是法律强制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建议用户定期对照标准附录B的检查表进行自查,确保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

推荐资讯

150999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