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作为现代建筑中最基础且应用最广泛的玻璃材料之一,其质量与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与能效表现。EN 572-1标准作为欧盟CE认证体系的核心规范,为浮法玻璃的生产与应用建立了系统的技术框架。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第1部分关于定义与基本性能的核心内容。
一、标准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EN 572-1明确了适用于建筑用钠钙硅酸盐浮法玻璃的CE认证要求,特别区分了透明玻璃与本体着色玻璃两大类别。标准中明确定义的17个关键术语包括:
1. 浮法工艺(Float process):指玻璃熔体在熔融锡液表面成型的技术特征
2. 光学畸变(Optical distortion):规定透过玻璃观察物体时允许的形变阈值
3. 气泡等级(Gas inclusion class):按直径0.1-2mm缺陷的分布密度划分的A至D四级体系
二、基础性能参数体系
标准建立了四维性能评价系统:
1. 机械性能:包括抗弯强度(≥45MPa)和表面硬度(莫氏硬度6级)
2. 光学特性:可见光透射比需符合EN 410要求,透明玻璃标准厚度下透光率≥89%
3. 热学性能:线性膨胀系数限定在(9±1)×10⁻⁶K⁻¹范围
4. 化学稳定性:通过98℃水煮试验后单位面积质量损失≤0.7μg/mm²
三、CE认证关键测试方法
认证必须包含的三大核心实验:
1. 厚度偏差测试:采用激光测厚仪在距边缘20mm处取6点测量,允许±0.2mm公差
2. 透射率光谱分析:使用分光光度计在380-780nm波段进行扫描测试
3. 残余应力检测:偏光仪检测时每米玻璃板宽度内条纹数不得超过4条
四、典型应用场景技术要求
对于不同建筑部位的应用,标准给出差异化指标:
1. 幕墙玻璃:必须满足EN 12600规定的1类或2类抗冲击等级
2. 采光顶玻璃:紫外线透射比需控制在38%以下
3. 门窗玻璃:厚度3mm以上产品需通过-40℃至+50℃循环测试
五、认证标识规范解读
符合EN 572-1的CE标识必须包含:
- 制造商注册编码
- 生产工厂代码
- 产品类型代号(FL表示浮法玻璃)
- 符合性声明编号
该标准特别强调,对于厚度小于2mm或大于19mm的特规产品,需额外进行型式试验。最新修订版(2022版)新增了关于回收玻璃原料使用比例的追踪要求,规定再生材料占比超过15%时需在技术文件中单独注明。
通过EN 572-1认证的浮法玻璃产品,其性能数据需保持10年可追溯性。制造商应特别注意标准附录B中关于湿热气候地区适用的特殊耐腐蚀测试要求,这对出口至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产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