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认证资讯 > 认证知识

GB 31701-2015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测试

发布时间:2025-05-25人气:

标准的核心内容分为物理性能和化学安全两大维度。在物理性能方面,特别关注了服装绳带、小附件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的风险点。例如:婴幼儿服装头颈部不允许有任何绳带;7岁以下儿童服装腰部绳带不应超过360mm,且不得有自由端。这些规定有效避免了缠绕窒息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化学安全检测则设置了更为严苛的限量指标。标准将产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婴幼儿用品)要求最严格,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mg/kg,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也受到明确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标准新增了6种增塑剂的管控,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HP)等物质总量不得超过0.1%,这对传统PVC材质的儿童雨衣等产品提出了新挑战。

测试方法上,标准创新性地采用了"最严原则"。对于拼接产品,所有材质均需符合相应类别要求;含有涂层的物品需同时测试涂层和基布;复合面料则要分别检测各层材料。这种"全覆盖"式的检测方式确保了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企业执行标准时需特别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年龄段的准确划分,36个月以下必须符合A类标准;二是洗涤维护标识的规范性,要求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三是燃烧性能的特别规定,儿童睡衣等产品必须达到B1级阻燃标准。

当前市场抽检数据显示,绳带设计不合格和pH值超标仍是主要问题。2022年国家监督抽查中,有12.3%的婴幼儿服装因绳带违规被判定不合格。这提示生产企业需要加强设计评审和原材料进货检验环节的管控。

随着2023年标准复审工作的启动,业界预期未来可能对荧光增白剂、致敏染料等物质增加限制要求。建议相关企业提前布局绿色生产工艺,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方能在日益严格的安全监管中保持竞争优势。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更体现了对儿童特殊保护的社会责任。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规范,为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呵护中健康成长。

推荐资讯

150999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