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认证资讯 > 认证知识

泰国TISI认证:强制认证产品范围扩大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5-24人气:

近日,泰国工业标准协会(TISI)宣布扩大强制认证产品范围,新增包括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15类产品,要求出口至泰国的相关商品必须通过TISI认证方可入境。这一政策调整将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中国出口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TISI认证作为泰国市场的重要技术壁垒,此前已覆盖约60%的工业产品。此次扩围后,涉及产品类别将从83项增至98项,新增品类中不乏中国优势出口商品。以空调为例,2022年中国对泰出口额达3.2亿美元,新规实施后相关企业需额外承担认证费用约5-8万元/型号,认证周期延长30-45个工作日。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新规带来三重挑战:首先是合规成本激增。TISI认证涉及样品检测、工厂审查等环节,单个产品认证成本较欧盟CE认证高出20%-30%。其次是技术适配压力,泰国标准TIS 62368对电子产品的安全要求与IEC标准存在差异,企业需针对性修改设计方案。再者是供应链重构,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无法承担认证成本而被迫退出泰国市场。

不过,危机中亦蕴藏机遇。通过TISI认证的产品可获得泰国政府优先采购资格,且能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以某广东家电企业为例,其提前布局TISI认证的空气炸锅产品,在2023年泰国市场份额提升至18%。专家建议企业采取分级策略:对主力产品实施全面认证,边缘产品则可考虑与当地认证代理商合作,采用"检测报告+符合性声明"的简化流程。

为应对新规,出口企业应建立四维应对体系:

1. 标准预警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时跟踪TIS标准更新

2. 认证资源池:与具备TISI资质的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

3. 产品模块化设计:开发符合多国认证的通用技术平台

4. 成本分摊模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认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政府为推广"泰国4.0"战略,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认证提供加急通道和费用减免。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2023年已有37家中国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完成认证,平均节省时间成本40%。

随着RCEP协定深入实施,中泰贸易额有望在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面对TISI认证扩围,出口企业需将合规管理前置到研发阶段,将认证要求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正如泰国工业部部长素里亚所言:"标准不是贸易壁垒,而是质量对话的桥梁。"唯有主动适应国际规则变化的企业,才能在东南亚市场赢得持久发展空间。

推荐资讯

150999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