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认证资讯 > 认证知识

EN 13165标准下聚氨酯(PUR/PIR)保温板的热导率测试方法

发布时间:2025-05-24人气:

聚氨酯(PUR/PIR)保温板因其优异的隔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建筑、冷链和工业设备领域。EN 13165作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专用标准,对其热导率(λ值)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严格规范。本文将系统解析该标准下的核心测试原理、操作流程及数据应用要点。

一、测试原理与设备要求

EN 13165采用防护热板法(Guarded Hot Plate)作为基准测试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稳态传热条件测量λ值。测试系统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热板与冷板温差控制在10-30K范围内,确保线性传热;

2. 试样尺寸不小于300mm×300mm,厚度取实际使用厚度;

3. 温度传感器精度±0.1K,热流计误差<1%;

4. 实验室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二、标准化测试流程

1. 试样预处理:将样品在105±5℃下干燥至恒重,随后置于标准环境平衡48小时;

2. 安装定位:试样两侧紧贴热板/冷板,施加(2.5±0.5)kPa压力以消除接触热阻;

3. 稳态判定:连续4次读数(间隔30min)的λ值波动<0.5%时视为稳态;

4. 数据采集:记录至少3组有效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关键影响因素控制

1. 湿度补偿:当试样含水率>1%时,需按标准附录B进行湿度修正;

2. 温度梯度:建议选择15K温差(如10℃-25℃)以匹配多数应用场景;

3. 边缘热损:防护环宽度应≥1.5倍试样厚度,热流偏差控制在±0.5%内;

4. 老化修正:对于使用年限>5年的材料,需按λ=λ0×(1+0.003T)公式修正。

四、测试结果的应用

1. 产品分级:λ≤0.022W/(m·K)可标记为"超低导热级";

2. 设计计算:采用10%分位值(λ90)作为节能计算依据;

3. 质量控制:批次检验允许±5%的偏差,但年均值不得超出标称值;

4. 认证依据:通过ISO 17025认证实验室的测试报告可获得CE认证。

五、与其他标准的对比

相较于ASTM C518的热流计法,EN 13165的防护热板法具有更高精度(误差<2%),但测试周期较长(通常需8-12小时)。ISO 8301虽采用相同原理,但EN 13165特别规定了PUR/PIR材料的温湿度预处理程序。

实践表明,严格遵循EN 13165标准可确保λ值测试误差控制在±3%以内。建议生产企业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证测试,同时配合EN 1609标准进行长期吸水率测试,以全面评估材料的热工性能稳定性。随着低碳建筑需求的提升,该标准将成为聚氨酯保温材料性能评价的黄金准则。

推荐资讯

1509994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