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子产品贸易中,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是进入北美市场的关键门槛。其中,Part 15和Part 18作为FCC法规中最重要的两部分,常因适用范围重叠而引发困惑。本文将深入解析两者的技术差异与适用场景,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合规路径。
Part 15的核心定位
Part 15全称为《射频设备通用标准》,主要监管有意或无意发射无线电频率能量的设备。其核心特点是:
1. 覆盖设备类型广泛,包括Wi-Fi路由器、蓝牙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数字装置;
2. 对发射功率有严格限制(如2.4GHz频段发射功率不得超过1W);
3. 要求设备具备抗干扰能力,确保不会影响广播、航空等关键频段。典型案例中,某中国厂商的无线键盘因超出场强限值0.5dB曾遭FDA扣留。
Part 18的特殊范畴
Part 18针对工业、科学和医疗(ISM)设备制定,典型应用包括:
- 微波炉(工作频段2450MHz)
- 医用射频治疗仪
- 工业加热设备
这类设备允许较高发射功率,但必须工作在指定频段(如13.56MHz、27.12MHz等)。与Part 15最大区别在于,Part 18设备无需遵守发射限制,但需保证不对其他通信系统造成有害干扰。
关键对比维度
1. 测试方法差异:Part 15需进行传导发射(CE)和辐射发射(RE)测试,而Part 18侧重频率稳定性与谐波抑制;
2. 标签要求:Part 15设备必须标注FCC ID,Part 18设备则需注明"符合Part 18";
3. 认证流程:Part 15可采用自我认证(SDoC),Part 18必须通过TCB机构认证。
企业选型建议
当设备同时涉及数字信号处理和射频能量发射时(如带Wi-Fi功能的医疗设备),需同时满足两部分要求。2023年FCC新规明确:若设备主要功能属于Part 18范畴,即使包含Part 15功能,仍优先适用Part 18标准。建议企业在设计阶段就进行预扫描测试,避免后期整改成本。
最新动态显示,FCC正在推动两部分标准的融合修订,预计2025年将出台统一测试框架。提前理解现有差异,有助于企业建立面向未来的合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