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市场销售的铝型材产品必须通过CE认证,其中EN 755-2和EN 12020标准是评估铝型材尺寸特性的关键依据。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项标准的核心要求,帮助制造商和贸易商更好地理解认证过程中的尺寸测试要点。
一、EN 755-2标准详解
EN 755-2标准全称为《铝及铝合金挤压棒、管、型材 第2部分:机械性能》,主要规定了铝型材的尺寸公差要求。该标准将铝型材分为普通级和高精级两个等级,对应的公差要求存在显著差异。
1. 普通级公差要求:
- 壁厚公差:±0.15mm(厚度≤3mm时)
- 宽度公差:±0.5mm(宽度≤50mm时)
- 角度公差:±1°(角度≤90°时)
2. 高精级公差要求:
- 壁厚公差:±0.10mm(厚度≤3mm时)
- 宽度公差:±0.3mm(宽度≤50mm时)
- 角度公差:±0.5°(角度≤90°时)
二、EN 12020标准重点解析
EN 12020标准专门针对6060和6063铝合金精密型材的尺寸公差做出规定,要求比EN 755-2更为严格。该标准将型材分为A、B两个等级,其中A级公差约为B级的50%。
关键测试项目包括:
1. 横截面尺寸测量
2. 直线度检测
3. 扭拧度检测
4. 平面间隙检测
5. 弯曲度检测
三、常见尺寸测试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壁厚不均问题
成因:挤压工艺参数不当或模具磨损
解决方案:
- 优化挤压温度和速度
- 定期检查模具状态
- 增加在线检测频次
2. 角度偏差超标
成因:模具设计缺陷或冷却不均
解决方案:
- 采用三维扫描技术验证模具
- 改进冷却系统均匀性
- 增加定型校正工序
3. 直线度不合格
成因:拉伸矫直工艺不当
解决方案:
- 调整拉伸力参数
- 增加多道次矫直
- 采用辊式矫直辅助
四、CE认证测试流程要点
1. 样品准备要求
- 取样数量:至少3根完整型材
- 取样位置:应包含型材的头、中、尾部分
- 状态要求:需在自然时效后进行测试
2. 主要测试设备
- 三坐标测量机(精度要求≤0.01mm)
- 光学投影仪
- 专用角度测量仪
- 直线度测量平台
3. 测试报告要求
- 必须包含实测值与标准值的对比
- 需注明测量设备信息及校准状态
- 应有清晰的测试位置示意图
五、企业应对建议
1. 生产控制建议
- 建立严格的来料检验制度
- 实施过程质量监控点
- 完善成品全检流程
2. 技术文件准备
- 完整的型材图纸(标注所有关键尺寸)
- 材料证明文件
- 生产工艺说明
- 自检报告记录
3. 认证注意事项
- 提前进行预测试
- 选择有资质的认证机构
- 确保测试样品的代表性
六、最新标准动态
2023年EN 755-2标准进行了部分修订,主要变化包括:
1. 新增了部分特殊截面型材的公差要求
2. 调整了高精级型材的平面度要求
3. 明确了复合尺寸的评估方法
结语:
铝型材CE认证中的尺寸测试是确保产品符合欧盟市场要求的关键环节。企业应深入理解EN 755-2和EN 12020标准的技术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必要时可寻求专业认证咨询机构的支持,以顺利通过CE认证,开拓欧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