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防爆领域,增安型设备(Ex e)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EN 60079-7标准作为欧盟ATEX指令的核心规范,对增安型设备的温度测试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将系统阐述如何满足该标准的温度测试要求,涵盖测试原理、实施步骤和关键控制点。
一、温度测试的核心目标
根据EN 60079-7第5.3条款规定,温度测试需验证设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任何部件表面温度不超过设备标志的温度组别(T1-T6)。例如T3组别要求最高表面温度≤200℃,而T6组别需控制在≤85℃。测试需考虑最严苛工况,包括:
1. 额定电压的110%过压条件
2. 最大机械负载状态
3. 散热条件最差的工作模式
二、测试前的关键准备
1. 设备状态确认
- 检查设备防爆标志与图纸一致性
- 确保所有紧固件达到规定扭矩值
- 记录初始绝缘电阻值(≥10MΩ)
2. 测试仪器选择
推荐使用经ISO/IEC 17025认证的测量系统:
- 红外热像仪(精度±2℃或1%)
- K型热电偶(Class 1级精度)
- 数据采集仪(采样率≥1Hz)
三、测试实施标准流程
1. 温度监测点布置
依据EN 60079-0附录B要求,重点关注:
- 绕组热点(采用电阻法测量)
- 接线端子连接处
- 散热片边缘
- 非金属密封件表面
2. 热稳定判定标准
连续三次测量(间隔30分钟)温差≤2K时视为热稳定,总测试时间不应少于设备热时间常数的4倍。
四、特殊工况模拟测试
1. 故障条件测试
- 模拟转子堵转时定子绕组温升
- 风扇停转状态下的壳体温度
- 单相运行时的端子升温
2. 环境温度补偿
当测试环境温度≠40℃时,需按公式修正:
Tmax=实测温度×(T标称+40)/(T环境+40)
五、数据记录与报告编制
测试报告必须包含:
1. 设备热成像图(标注最高温度点)
2. 温度-时间变化曲线
3. 环境参数(湿度、气压)记录
4. 测量设备校准证书编号
六、常见不合格项整改
1. 散热优化方案
- 增加散热鳍片面积(间距≥3mm)
- 改用导热系数≥5W/m·K的绝缘材料
- 优化风道设计(风速≥2m/s)
2. 电气参数调整
- 降低绕组电流密度(建议≤4A/mm²)
- 调整保护装置动作阈值
- 重新分配功率模块负载
七、认证延伸要求
通过EN 60079-7测试后还需补充:
- IEC 60079-31非金属外壳静电测试
- IEC 60079-0机械冲击试验
- 防护等级IP54验证
结语:
严谨的温度测试是确保增安型设备安全的基础。测试团队需深入理解标准条款,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同时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议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引入Thermal FEA仿真分析,可减少50%以上的测试迭代次数。对于复杂系统,可参考IEC TS 60079-32-1的热管理指南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