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摩洛哥在能效监管领域逐步加强了对进口产品的管控,其中SNIMA认证(NM IEC 60598)与能效标签(Arrêté 640-16)成为企业进入摩洛哥市场的关键门槛。然而,这两项法规在能效限值上的差异引发了业界的广泛争议,尤其是对灯具类产品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SNIMA认证是摩洛哥标准化协会(IMANOR)依据国际标准IEC 60598制定的强制性认证,主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基本性能。而Arrêté 640-16则是摩洛哥能源部发布的能效标签法规,要求特定产品必须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并加贴能效等级标签。问题在于,两项法规对能效限值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某些灯具产品可能通过SNIMA认证的安全测试,却因能效标签的限值更严格而无法满足Arrêté 640-16的要求。
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覆盖范围不同:SNIMA认证更注重产品的电气安全和机械性能,而Arrêté 640-16则聚焦于能效表现,导致部分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两套标准,增加了合规成本。
2. 测试方法差异:两项法规的测试条件和方法存在细微差别,同一产品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可能得出不同的能效结果。
3. 更新速度不匹配:Arrêté 640-16的能效限值会随着技术进步而调整,但SNIMA认证的标准更新相对滞后,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这种争议带来了额外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双重测试和认证;另一方面,若未能充分理解法规差异,可能导致产品被拒之门外。例如,某中国灯具制造商曾因未注意到Arrêté 640-16的最新修订,导致一批已通过SNIMA认证的产品因能效标签不达标而被摩洛哥海关扣留。
为解决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 密切关注摩洛哥法规动态,尤其是能效标签的更新;
- 在产品设计阶段即综合考虑SNIMA认证和能效标签的要求;
- 与专业认证机构合作,确保测试结果同时满足两项法规。
未来,随着摩洛哥对能效要求的进一步提高,SNIMA认证与Arrêté 640-16的协调将成为关键。IMANOR与能源部是否能够统一标准或建立互认机制,将直接影响摩洛哥市场的准入便利性。对于企业来说,提前布局、主动适应法规变化,才是应对争议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