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尼市场对产品质量和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照明产品出口印尼需通过SNI认证(SNI IEC 60598)并贴附能效标签(HET)。工厂审查是认证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认证进度与结果。以下是企业需重点准备的要点:
一、SNI IEC 60598认证工厂审查关键内容
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需提供完整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记录表单,确保覆盖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全流程。
- 重点检查来料检验(如LED驱动电源的耐压测试记录)、过程控制(如焊接工艺参数)及成品测试报告(IP防护等级验证)。
2. 生产设备与测试仪器
- 设备清单需与申报产能匹配,如自动贴片机、老化测试线等需保持校准状态。
- 关键仪器(如积分球、光谱分析仪)必须通过CNAS认可机构的校准,且校准标签在有效期内。
3. 关键零部件一致性
- 认证样品使用的核心部件(如光源模块、外壳材料)需与批量生产保持一致,供应商变更需提前报备。
二、能效标签(HET)审查特殊要求
1. 能效测试数据追溯
- 提供实验室出具的LM-80报告、流明维持率数据,确保产品能效等级(如HET 1-5星)与标签宣称一致。
2. 标签印制与张贴规范
- 标签尺寸需符合印尼能效委员会规定(最小2cm×3cm),且必须包含产品型号、能效等级和二维码。
三、常见不符合项与改进建议
- 问题案例:工厂未保留关键零部件(如绝缘材料)的阻燃测试记录。
- 解决方案:建立供应商COC(符合性声明)档案,每月抽样送检第三方实验室。
四、审查前模拟演练
建议企业提前1个月进行内部审核,重点模拟以下场景:
1. 审查员随机抽取成品追溯BOM清单;
2. 现场演示接地连续性测试(测试电流≥25A)。
通过系统化准备,企业可显著提升审查通过率,缩短认证周期至4-6周。需注意印尼法规每年更新,建议定期参加SNI官网的在线研讨会以获取最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