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紫外线危害认识的加深,紫外线防护服装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衡量防晒服装性能的重要指标,UPF(紫外线防护系数)测试标准AATCC 183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重要标准。
AATCC 183是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制定的专门用于测试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标准方法。该标准通过模拟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辐射,测量纺织品对UV-A(315-400nm)和UV-B(280-315nm)波段的防护能力,最终计算出UPF值。
UPF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置于紫外光源和探测器之间,测量透过样品的紫外线辐射量。测试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是样品准备,需要将样品在标准环境下调湿至少4小时;其次是测试设备,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光谱辐射计;最后是测试条件,包括光源稳定性、样品张力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AATCC 183标准规定的测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预处理:按照标准方法清洗样品,去除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杂质
2. 样品固定:将样品平整地固定在测试装置上,避免褶皱影响测试结果
3. 光谱扫描:使用光谱辐射计在280-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4. 数据处理:计算各波长的透射率,并加权计算UPF值
UPF值的计算采用特定公式,综合考虑了不同波长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程度。UPF值越高,表示防护效果越好。例如,UPF50+的服装可以阻挡98%以上的紫外线。
值得注意的是,AATCC 183标准对测试样品数量有严格要求。通常需要测试4个不同位置的样品,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这样可以减少因面料不均匀导致的测试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AATCC 183标准还规定了UPF等级的划分:
- UPF 15-24:良好防护
- UPF 25-39:很好防护
- UPF 40-50+:极佳防护
影响UPF值的因素包括:
1. 面料材质:聚酯纤维、尼龙等合成纤维通常比天然纤维具有更好的紫外线防护性能
2. 织物结构:紧密编织的面料比疏松的面料防护效果更好
3. 颜色:深色面料通常比浅色面料防护效果更好
4. 湿度:湿润状态下的面料UPF值可能会降低
AATCC 183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测试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包括样品描述、测试条件、UPF值、UV-A和UV-B透射率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消费者选择防晒服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其他国家的UPF测试标准相比,AATCC 183具有以下特点:
1. 测试波长范围更全面(280-400nm)
2. 对样品预处理要求更严格
3. 计算时考虑了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生物效应
随着防晒服装市场的快速发展,AATCC 183标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解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也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UPF测试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完善。
在选择紫外线防护服装时,消费者应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的UPF值,并了解该值是否按照AATCC 183标准测试得出。只有经过正规测试的防晒服装,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