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中国市场对无线充电设备的安全要求日益严格。2023年最新修订的GB 4943标准对无线充电器CCC认证提出了更全面的技术要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重要变化。
GB 4943标准全称为《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是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的重要依据标准之一。新规主要针对无线充电器的电气安全、电磁兼容、能量传输效率等方面做出了更细致的规定。
在电气安全方面,新规要求无线充电器必须通过更严格的绝缘测试和耐压测试。特别是针对多设备同时充电的场景,新增了交叉兼容性测试要求。测试电压从原来的1500V提高到3000V,确保在异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电磁兼容性测试是新规的重点之一。无线充电器工作频率通常在110-205kHz之间,新规明确要求辐射骚扰限值在30MHz-1GHz频段不得超过54dBμV/m。同时增加了对特定频段(如13.56MHz、27.12MHz等)的专门限制,防止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能量传输效率方面,新规首次引入了最低能效要求。标准规定在额定功率下,无线充电系统的端到端效率不得低于60%。这一要求旨在减少能源浪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针对发热问题,新规细化了温升测试条件。要求在环境温度40℃条件下,无线充电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95℃,内部关键元器件温度不得超过元器件规格书规定的限值。同时增加了异物检测(FOD)功能的强制性要求,确保金属异物进入充电区域时能及时停止能量传输。
在结构安全方面,新规对无线充电器的机械强度、防火性能提出了更高标准。外壳材料必须通过850℃的灼热丝试验,内部电路板必须采用阻燃等级达到V-1以上的材料。
认证流程方面,新规实施后,无线充电器CCC认证周期预计将延长2-3周。企业需要准备更详细的技术文档,包括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关键元器件清单及认证证书等。
对于已经获得CCC认证的产品,新规设置了12个月的过渡期。建议相关企业尽快启动产品升级和重新认证工作,避免影响市场销售。同时,新规还加强了对生产企业的工厂检查要求,将重点核查关键工序的控制能力和一致性保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首次将无线充电器的软件安全纳入认证范围。要求充电控制软件必须具有防止过充、过流、过温等保护功能,并提供相应的验证报告。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新规的实施使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IEC 62368)进一步接轨,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同时也要注意,欧盟CE认证、美国FCC认证等国际认证与中国CCC认证仍存在一些差异,需要分别满足。
随着新规的实施,预计行业将面临一轮洗牌。不具备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较大压力,而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议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前布局下一代无线充电技术。
总的来说,GB 4943新规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无线充电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企业应当及时了解新规要求,做好产品设计和认证准备,以确保产品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