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电动窗帘因其便捷性在欧洲市场快速增长。然而进入欧盟必须通过CE认证,其中EN 13120标准是电动窗帘装置的核心合规依据。
EN 13120标准全称为《窗帘和百叶窗的安全要求》,特别针对电动操作装置制定了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护性能三大测试模块。认证过程中,产品需通过防夹手测试(施加30N力时间隙不得超过8mm)、耐久测试(至少10000次启停循环)、以及紧急断电功能验证等关键项目。
申请流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由制造商完成DOC符合性声明,包括产品技术文件、风险评估报告;其次选择欧盟公告机构进行型式试验;通过后获得EC型式检验证书;最后在产品加贴CE标志时,必须同步标注EN 13120标准编号。
常见不合格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结构存在5mm以上的危险间隙;二是控制系统未配置双重防夹保护;三是产品说明书缺少强制性的安全警示语。建议企业在设计阶段就采用圆弧形导轨、红外感应器等合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版标准新增了网络安全要求,联网款电动窗帘还需满足RED指令下的无线通信规范。认证周期通常需要8-12周,费用约2-3万欧元,但可凭证书在30个欧洲国家通用。
成功案例显示,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动窗帘系统通过率更高。某中国品牌通过将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分离送检,使认证效率提升40%。建议出口企业保留至少6个月缓冲期,以应对可能的整改要求。
最终产品标签除CE标志外,还应包含制造商地址、额定电压、最大负载等20项信息。定期年度监督审核时,需提供完整的生产质量控制记录。通过系统化合规管理,中国制造的智能窗帘正在欧盟高端市场获得越来越高的认可度。